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

柿子在中醫的運用



文/洪心容、黃世勳
  每年約8月中旬以後,柿子就陸續上市,由於其採收期因品種而異,往往到了12月底尚可見市售柿子。柿樹(Diospyros kaki L.)的品種繁多,但可概分成甜柿及澀柿兩類,前者之果實可在枝上自行脫澀,熟果可直接食用,後者果實則在枝上不能脫澀,所以熟果尚澀,一般需經人工脫澀處理,方能食用。台灣所栽種的柿樹,約於250年前自福建、廣東等省引進,品種皆屬澀柿,澀柿通常質脆,俗稱水柿(如:牛心柿),但紅柿則為質軟的澀柿。近年來自日本引進的富有柿,果實大且多汁,糖度高,脫澀早,是相當具有經濟價值的甜柿品種。
  柿樹為柿樹科(Ebenaceae)植物,具有增大的合生花萼是該科植物特徵之一,中醫即取柿樹之大形花萼入藥,稱柿蒂,多作降逆止嘔藥,如成方「丁香柿蒂湯」,即是柿蒂與丁香、生薑、人參配伍,可治胃寒呃逆;若為胃熱呃逆,則與竹茹、黃連等同用。而柿餅(俗稱柿粿)是果實加工而成的餅狀食品,可治肺痿熱咳、腸風痔漏、咯血反胃等,平時常吃可促進新陳代謝、幫助消化,還可清涼退火、養顏美容,亦可作為產前產後、病後之補養品。另外,在製柿餅時,外表常會自然生出白色粉霜,此即為中藥之「柿霜」,有清熱、止咳之效,常用於口瘡、喉痛、肺熱燥咳無痰、勞嗽咯血等之治療。柿霜的成分為果糖,由於取得不易,民間常以整顆帶霜之柿餅燉雞服用,對氣管虛弱者有保健之作用。
  另外,柿樹之未成熟果實,經加工製成的膠狀液稱柿漆(或柿澀),可治高血壓。其根或根皮稱柿根,能涼血止血,治血崩、痔瘡、血痢等。樹皮稱柿木皮,能治下血及火燙傷,台灣原住民將之搗碎後煎,貼於患部治齒痛。葉稱柿葉,治肺氣脹、咳喘、各種內出血等。花稱柿花,曬乾為末,外用治痘瘡破爛。外果皮稱柿皮,可貼治無名腫毒、疔瘡等。雖然柿樹可入藥的部位如此多,但中藥房仍以柿蒂較常見,品質以紅棕色、質厚、個大、味澀、表面帶柿霜者為佳。
  說到了柿子的澀味,與其果肉細胞富含單寧(Tannin)有關,這種成分在溶解態時,會使人感覺到澀味,當呈凝固態時,就不會有澀味出現,而脫澀過程,正是要使單寧成分由溶解態轉成凝固態,處理的方式是將柿子置於石灰水中,或是浸漬在酒精、高粱酒或米酒的密閉容器中。常溫下,約57天可脫澀,若以45溫水浸泡,大約只需半天即可脫澀,至於紅柿則需將特殊的脫澀劑滴入柿果中,在常溫下,約34天便可軟化而脫澀。
  對於澀柿的脫澀處理,聽說早期鄉下的人們,乾脆將澀柿直接埋到水溝的爛泥中,待一週左右再挖出洗淨食用,也可能因為有這樣原始方法的實踐經驗,為後人開啟了一扇創意之窗,因而發展出今日經濟有效的脫澀法,所以,每一顆美味的柿子都是智慧的結晶,下次您吃柿子時,可要細心品嚐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